查看原文
其他

怎么选了精神科

2017-01-19 刘丽君 LLJ的精神病世界

图:冬日北大校园一角


精神科是医学考研里的大冷门。我本科读的是天津医科大学,五个临床班一共一百五十多人,一共两个人报了精神科专业,其中一个是我,另一个也是我们班的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我们班原来专业全名是“临床医学(临床心理学方向)”,学制也是五年,和临床医学区别在于,要上一部分心理学专业的课,在安定医院实习的时间也更长(由于国家政策原因,这两点区别在大三的时候变更专业把方向去掉了之后也随之调整了)。


北大六院精神科研究生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本科专业是“临床医学(精神医学方向)”的学生。不过这类带方向的医学专业名称已经成为历史了。


每年仍然有临床专业的同学报考精神科。这就很有意思了。我来到六院的时候,看到很多小伙伴,规陪的、研究生、还有从内科转至精神科的,我特别好奇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精神科,却又不好意思问。(⊙o⊙)…那我分享一下我怎么选了精神科。


虽然人生的前二十年都不曾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医生。但是,事实是,我读了医学院。高考录取的专业不是临床医学,而是药剂学,第一年课程是解剖、生理、病理,加上各种化学课,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无机化学等等,各种化学实验,我勉强学下来,大部分时间在看小说中度过(虽然成绩不算差,还拿到了大学唯一一次奖学金)。浑浑噩噩过了十个月,觉得自己人生要完蛋(觉悟得比较早),开始想出路,当时学校有转专业政策,大二学年初考试,根据名次录取。


我有两个选择:1、临床医学;2、临床医学(临床心理学方向)。第一个专业竞争十分激烈,第二个专业自专业成立以来(十年),只有人转出,无人转入。我掂量了掂量自己的能力,觉得后者转入可能性更大,而且对心理学也有一些特别的兴趣。通过考试顺利转入。大三,赶上政策改革,专业变更为临床医学,以及心理学辅修课程。


到了大四,临近考研,之前每一届学长学姐会有五六个人去安定医院工作。到这届专业变更之后,选择余地更大了,几乎没有人考虑精神科。上一届有位学长考研考到北大心理系的,学霸学姐保研到北师大的心理系的,其余的都考内外妇儿的研究生。精神科基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。


我十分迷茫。有读心理学的心,想成为心理咨询师,甚至买了全套的心理学考研教材,先后找了两位我的心理学老师,寻求建议。老师说:心理学考研一方面竞争比较激烈,另一方面,你本科五年的医学背景,读精神科也许更划算一些。我仔细想了想,觉得有点道理。全班都在看西医综合,我一个人复习心理学压力极大。加之上网查询心理学专业考研的资料,得出几个结论:心理学看起来很美,但要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培养周期长,需要很大的金钱投入。就业方向也不是很明确。心理咨询师很多都有海外受训经历,这一点对我来说有点不现实(当时只能想到这些,不一定对)。


此后便定下来,选了精神科。定下来之后便是选学校了。当时有两个考虑,本校的精神科专业,和北京的精神科专业。我自感能力不足,考不上北大。老师说,你既然要考,就要考最好的。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北大六院毕业的一个师姐,大概了解了六院的情况,便下了决心报考。


促使我全力以赴的因素还有一个:钱。就目前的环境下,大部分医学研究生还需要家里经济支持。六院给研究生的待遇算是很不错的,读研期间完全可以经济独立(具体发多少钱请参看最新北大六院研究生招生简章)。这个更坚定了我考北大六院的决心(→_→终于说到重点了)。


之后,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,终于考上了。




研究生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一半。对精神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。北大六院是一个学习气氛非常好的地方,老师们非常好。虽然常加班(白天上班,晚上上课确实很考验人的体力),但对于精神科而言,我真心觉得这是一片培养优秀精神科医生的土壤。有许多进修医生,工作十余年,来了之后和我们一起讨论病例,去探究一个症状是怎么回事。他们进修的时间只有半年,总感叹说你们能在这里学习真是幸福。当然,没有完美的地方,也有很多槽点可以吐(这个不是本文的重点),但对于一个精神科研究生而言,这里是块宝地。


有一个学妹说:父母都是医生,不支持自己学精神科,认为一辈子都干精神科太可怕了。我想了想说,你考研,读研究生,都只能决定你下一个三年在哪里度过,过什么样的生活。决定不了你一辈子。如果能决定你一辈子,那人生也未免简单了些(个人看法,不一定对)。


有个读者说,选精神科的,大概都是有心理问题的。这一点不敢苟同。不过,精神科医生绝大多数都很有趣。这一点也是我来到这里的新发现。


今天国家卫计委发了一个文件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(见阅读原文),希望未来的日子里,大家身体有医生照顾,心理也有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工作者照顾。希望更多的优秀的朋友们加入这个行业~~~(怎么写的像软文)。


就酱。


往期文章:精神科考研问答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